知識學院

2020.05.21

為什麼勤洗手很重要?醫師帶你認識腸病毒

安德生醫股份有限公司

#普通感冒 #呼吸道 #鼻塞 #流鼻水 #兒童

作者:韋伯醫師 │ 編輯:阿鴻藥師

  腸病毒(Enterovirus)是遍佈全世界的病毒,最為人所知的就是造成小兒麻痺的小兒麻痺病毒,及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的腸病毒71型。所有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這些感染,但最常發生的是在嬰幼兒及幼童身上;容易在夏天及秋天流行。 因為許多感染到非小兒麻痺之腸病毒的患者,並不會有症狀,因此不容易預防;最好的作法是養成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,也就是適當的洗手,特別是在腸病毒的流行季節要特別注意。

腸病毒的傳染途徑

  目前認為腸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糞口傳染。有少數類型是經由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染。 腸病毒會存在糞便中,因此如果有嬰幼兒得到感染,則大人的雙手就可能會在換尿布時,沾黏到腸病毒,進而傳給自己或他人;也有可能是大人受到腸病毒感染(可能沒有症狀!),在如廁排遺後擦拭時,手部沾黏到腸病毒。因此換完尿布或是如廁後應該認真的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,以將手上可能的致病菌洗掉。 得到腸病毒感染後,上呼吸道分泌物之腸病毒會持續約1到3週的時間;糞便內的腸病毒會持續3到8週,而得到腸病毒感染後的2週內是最容易傳染給其他人的時間。

感染腸病毒後的症狀

  腸病毒的感染症狀會因腸病毒的種類、患者的年紀以及身體狀況而異──多數成人在感染腸病毒時不會有症狀,或是輕微發燒,而有些人會起皮膚紅疹、有些人會有手足口症或咽峽炎、有些會發展成病毒性腦膜炎,而有些會發展成心肌炎。以下為腸病毒感染較常出現的2種症狀:

手足口症

 手足口症是常見的急性傳染病,大多是影響到兒童,表現為發燒;口腔及舌頭起水泡;手、腳、臀部及生殖器也會有皮膚上的病變,且會有疼痛感,少數會有腦部的侵犯。

咽峽炎

 咽峽炎會造成扁桃腺及上顎的發炎及水泡;主要感染的對象是3到10歲的兒童;會有喉嚨痛、發燒及吞嚥痛等症狀;大多是在夏天及秋天造成流行。

  而當腸病毒病患出現以下情形時,就可能是併發重症的危險徵兆:

1. 意識狀態異常:包括嗜睡、意識不清、眼神呆滯、疲倦無力。
2. 肌躍型抽搐: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。
3. 持續嘔吐:可能是腦壓上升的表現,次數越多更要注意。
4.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

  腸病毒的重症好發在5歲以下的兒童,而新生兒的腸病毒感染可能會以心肌炎以及猛爆性肝炎的形式出現。因此筆者特別提醒各位爸爸媽媽,切記注意自家寶貝們的手部清潔,以預防腸病毒的發生。

可能併發症

  腸病毒的可能併發症包括:

急性麻痺

  腸病毒71型可能會造成急性麻痺,通常是暫時性的。

腦膜炎

  症狀包括發燒、頭痛、脖子僵硬及疼痛、噁心及嘔吐。如果出現神智上的變化或是抽筋,則可能是更進一步侵犯到大腦。腸病毒71型所造成的手足口症,可能會進一步的侵犯腦部,主要以腦膜炎為主(特別是在小於1歲的嬰兒);少數也會有脊髓的侵犯而造成急性癱瘓的症狀,甚至留下後遺症。多數的病毒性腦膜炎會完全的康復,對大部分的嬰兒及兒童而言,會在3到7天後完全康復;如果是大人則通常會持續較久。

心肌炎

  症狀包括呼吸困難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、血壓降低、或心律不整等。

診斷與治療

  腸病毒尚未有普及化的檢驗方式,只能透過實驗室檢驗病毒,因此目前主要是醫師根據臨床表現及基本身體檢查來診斷腸病毒。腸病毒的治療依循以下原則:

1. 腸病毒的咽峽炎治療:對於喉嚨痛、發燒及吞嚥痛等不適,進行症狀上的治療;如果進食出現困難,有時應考慮給於靜脈注射以補充其熱量、水分及電解值。
2. 腸病毒的手足口症治療:通常會在2到3天內自行好轉。
3. 對腸病毒嚴重感染的新生兒、併發心肌炎或腦神經被侵犯的兒童:可能需要加護病房的照顧;
4. 對有免疫力缺陷的病患或是有心肌炎的病童:有時會嘗試血清免疫球蛋白。

腸病毒的預防

  雖說腸病毒中的小兒麻痺病毒已因大規模的疫苗政策,在先進國家幾乎蕩然無存(延伸閱讀:你家的寶寶打疫苗了嗎?「疫」勞永逸的秘密─疫苗篇,但仍要注意──嚴重的腸病毒可能會引發生命危險,例如腸病毒71型有可能造成腦幹發炎、心肌炎、肺部水腫。而5歲以下的兒童是特別容易發生致命併發症的年齡層,因此請各位讀者把握以下預防原則,來保護身邊的幼小生命:

1. 回家要先更衣及洗手。不論是大人或小孩,在回家後都要將外衣褲更換成家居服,並用肥皂洗手;讓外界的各種可能病菌包括腸病毒,進入家中的機會降到最低。
2. 小朋友去公共場所玩耍後,請一定要用肥皂洗手
3. 親友在碰觸幼童前,請一定要先用肥皂洗手。
4. 可補充益於腸胃道的益生菌,維護腸道內菌叢生態。(延伸閱讀:益生菌知多少?教你選擇對的益生菌

  但請注意,益生菌僅供保健使用,若自身或身旁親友有文中提及之腸病毒症狀,請立即就醫,不要拖延。

歡迎來《韋伯醫師‧健康世界》看更多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ctorwebber

 

LINE-.jpg (51 KB)

login.jpg (50 KB)

shopping.jpg (20 KB)


參考資料

本文章的主要參考資料為專業醫學期刊及評論性論文

  1.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10;95:F206
  2. Clin Infect Dis 1998;27:896
  3. Clin Infect Dis 2001;32:236
  4. J Pediatr 1998;133:795
  5. JAMA 2004;291:222
  6. Lancet Neurol 2010;9:1097
  7. N Engl J Med 1999;341:929
  8. N Engl J Med 1999;341:936
  9. N Engl J Med 2007;356:1226
  10. 疾病管制局

封面圖片來源:Pexels。